主題: 不同的文字編碼
主題內容:
「大五碼」的由來:
「大五碼」,即Big5碼於1984年由五家台灣公司共同創立,因為當時台灣不同廠商各自推出不同的編碼,如:IBM5550、王安碼等,彼此之間不能兼容,對於中文軟件發展造成障礙。大部分台灣軟件都採用這個統一性較高的新編碼Big5碼,從「倚天」到「Windows 3.1」也主要以Big5碼為基礎,一直沿用到現在,成為公認的繁體中文編碼標準。
香港字:
香港本身也有一些港式的廣東詞語是台灣原來的字庫內所沒有。香港政府於1995年建立了一套名為「政府通用字庫」的中文字符集,收錄了3,049個在香港常用但並未納入「大五碼」的中文字庫內。1999年,香港政府又根據從社會各界收集而來的字符,增加及修訂「政府通用字庫」,並將該字庫改名為「香港增補字符集」,隨後逐年發表了更多字符的修訂版免費供各界下載使用。
Unicode統一編碼:
Unicode(統一碼)是由一個名為Unicode學術學會的機構制定的字符編碼系統,目的是推動全球電腦文字編碼的統一。它與ISO10646國際編碼標準所包含的字符及使用的編碼是相同的,因此支援Unicode即等同支援ISO 10646國際編碼標準。
|